主板芯片组哪个牌子好?对比这几款就知道怎么选。

主板芯片组哪个牌子好?对比这几款就知道怎么选。

得,今天就来聊聊芯片组这玩意儿。这东西一开始我压根就没太当回事儿。刚开始自个儿攒电脑那会儿,眼睛里就只有CPU是几代几核,显卡是啥型号,内存多大频率,硬盘是固态还是机械。主板?能插上我要的CPU,接口看着够用,价格合适,基本就定了,至于上面那块叫“芯片组”的小方块是干嘛用的,真没咋琢磨过。

咋开始留意的?

转折点发生在我一次升级电脑的时候。老机器用了几年,寻思着换个快点的固态硬盘,就是那种插在主板上长条形的NVMe。买回来兴冲冲准备装,结果对着主板说明书翻了半天,傻眼了,我的老主板上压根就没那个插槽!就算有转接卡,速度也上不去。这时候才有人提醒我,说你这主板的芯片组太老了,不支持这玩意儿。我当时就“?”了一声,芯片组还能管这个?

从那以后,我才算真正开始正眼看主板上的这块“地盘”了。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看主板型号后面跟着的字母和数字,比如什么B450、Z690、X570之类的。以前觉得就是个代号,现在知道,这背后门道可多了。

中间咋琢磨和选的?

后来再装机或者给朋友推荐配置,我就多了一个步骤:先看芯片组。我发现这东西真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

CPU兼容性:不光看插槽一样就行,还得看芯片组支不支持你选的那个CPU,有时候老芯片组配新CPU,就算物理上能插,也可能点不亮,或者性能发挥不出来。

内存支持:能支持多高频率的内存,最大能装多少G,这也跟芯片组有关系。

扩展接口:这是我最关心的,比如USB接口有多少个,是高速的3.0、3.1还是更快的?SATA接口有几个,够不够我挂一堆硬盘?最重要的,支持几条M.2固态硬盘接口,速度怎么样?PCIe插槽有几条,带宽是多少,能不能插高端显卡或者其他扩展卡不“抢带宽”?

特殊功能:像超频这个事儿,以前觉得玄乎,后来才知道,英特尔这边,一般得Z系列芯片组的主板才让你痛快超频,H系列、B系列就限制多或者干脆不支持。AMD那边相对开放点,但不同芯片组支持的程度和稳定性也有差别。

选主板的过程就变成了:先定CPU,然后根据CPU和自己的需求(比如打不打游戏、需不需要很多扩展、超不超频、预算多少),去框定一个芯片组的范围。比如,不超频,接口够用就行,那就选个主流的B系列;要是想玩超频,接口要全要多,那就得上Z系列或者X系列。搞清楚这些,再去具体品牌和型号里挑。

装机和感受

确定了芯片组,选好具体主板型号,买回来装机。装完系统,第一件事儿就是装驱动。以前可能就装个显卡驱动,网卡驱动啥的。现在知道了,芯片组驱动是重中之重,必须得装!去主板官网或者芯片组厂商(主要就是英特尔和AMD)官网下最新的。装完之后,感觉系统稳定性,各个接口的性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。

现在回头看,芯片组就像是电脑里各个部件的“交通枢纽”和“调度中心”。它决定了你的电脑能有多强的扩展能力,各个部件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怎么样。选对了芯片组,整个平台的基础就打好了,以后升级或者加东西也方便。要是选错了,可能当时看着省了点钱,但后面想加点啥新玩意儿,就得抓瞎,甚至可能得连主板CPU一起换,那才叫折腾。

攒机别光盯着那几个大件儿,主板上的芯片组,一定得多看两眼,根据自个儿的实际需求来,别盲目追求最新最贵,但也别太抠搜,选个合适的,用着才舒坦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