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史记》记载,孔子有弟子三千,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,称“七十二贤人”。 孔子有十位杰出弟子,号称孔门四科十哲:
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:颜回(子渊)、闵损(子骞)、冉耕(伯牛)、冉雍(仲弓)。
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:宰予(子我)、端木赐(子贡)。
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:言偃(子游)、卜商(子夏)。
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:冉求(子有)、仲由(子路)。
十哲以外,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颛孙师(子张)、曾参(子舆)、澹台灭明(子羽)、原宪(子思)、公冶长(子长)、樊须(子迟)、有若(子有)、公西赤(子华)。
孔子死后,“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,大者为师傅卿相,小者友教士大夫。”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,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。底下是四科十哲与相关弟子资料:
I.德行科:
颜子:孔门第一得意弟子,但未出仕,身体虚弱,英年早逝。孔子曰: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闵子
冉耕子
冉雍子
II.言语科:
宰子:宰子曾与孔子讨论三年丧期的礼制及仁的问题,宰子认为为了精进德业,服丧一年也够了,孔子相当生气而批评。另外,他因“昼寝”而被孔子批评为“朽木不可雕也”,为此一著名成语的来由。
端木子:孔门第三得意弟子,带领众弟子为孔子守丧三年,三年后再独守三年,共为孔子守了六年丧礼。专长是外交辞令,本身是商人,为儒商先祖,与陶朱公范蠡齐名。
III.文学科:
言子
卜子
IV.政事科:
冉求子
仲由:孔门第二得意弟子,出是卫国孔悝家臣,后被乱兵所杀,剁成肉酱,得年六十三。少孔子九岁,仲子性格直爽、勇敢、信守承诺、忠于职守,孔子曾说:“理想无法实现了,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。会跟我走的,只有子路吧?”同时也表示:“子路比我勇敢,但缺乏才能”。《论语》中提到他是孔子门下四类才能之士(德行、政事、言语、文学)中杰出的“政事”人才。但也因为尽忠而身殉。仲子在战斗中不忘记系好帽带,也因此而死。后代文人,多不因此视仲子迂腐,而是惋惜他在危难中并未顾及自身的安全而丧命。
V.其他:
曾子:孔子晚期收的的弟子,世人尊称其为“曾子”。他比孔子小46岁。虽然孔子认为他天资鲁钝,但曾子性情沉静,举止稳重,为人谨慎,待人谦恭,以孝著称。他提出的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即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的修身之法,成为后世追求道德提升之人自省的途径。
原子:与颜子同为德行科有成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