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...
一向被视为壕气代名词的大厂,没想到 在员工节日礼物上引发热议。
02
发到员工心坎里的东西,很难
随着企业在高通胀背景下寻求削减成本,在2020年后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上, 一系列员工福利正处于削减阶段,包括助学金、慈善捐赠匹配,甚至牙科保险。这是Glassdoor公司对2024年职场趋势的分析得出的结论。
在福利缩减的当下,仍旧有不少企业出于各方面考量, 没有直接砍掉而是给员工降本发福利,但是许多情况下,是在适得其反。
之前有网友发帖表示,中秋节公司的福利就是一个月饼和一瓶水。
有的人觉得领导还是 挺有心意的,毕竟公司的情况也不是很好; 有的人则表示不满,觉得跟以前比公司福利实在是太小气了;
更多的网友则是被缩水的福利累觉不爱——
没想到发放的“年终奖”竟然是一包散装的半斤瓜子和两个橘子…
端午节福利包粽子,米都要员工自己带……
就像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几乎不存在一样,在经济平稳时期, 企业营收为先,想用小钱干大事让员工感恩更难。
触及员工根本利益的东西很难提供,那么其他的产品很容易被员工忽视,甚至因为过大的落差,而产生吐嘈声。
甚至对许多员工而言, 福利似乎是企业应该给予自己的。但是员工缺乏福利的参与权选择权,员工被动接受,有时会使企业遭遇管理难题。
其次员工对所享受着的福利价值缺乏认识,导致对福利的感知度比较差,一方面,企业管理者为福利费用的上升而担忧,另一方面,许多享受了和享受着福利待遇的 员工低估了他们所得员工福利的昂贵程度。
在这种错配下,想要拿出令员工满意的福利方案,难上加难。
03
员工到底想要什么
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点难,但一些能够为职工 提供情绪价值的企业总能赢得公众点赞。比如,不久前,有企业聚焦职工之间的“红包压力”问题, 禁止同事之间因红白喜事“添香随礼”等等。
与其给员工一些鸡肋的礼品,这些货真价实的心理关怀显得更加珍贵。对企业来说, 能够为职工提供情绪价值、能够与职工共情,懂得为职工减压,或为其提供精神动能,激发职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更多热情,也是一种生产力和生命力。
但遗憾的是,现实中,真正关切职工情绪价值并且能够在这方面有作为、有成效、被传为“佳话”的企业并不多。诸如要求业绩不达标者“跪地爬行”、为了赶项目要求职工“家里死人了先臭着”等情况时有发生。
根据布兰佳2025年全球HR/L&D趋势调研的结果,受访者将员工留存与敬业度、组织绩效和领导能力列为来年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。以下是正在实施的10种最常见的策略:
1. 加强沟通。
定期举行全员大会、实施开门政策、建立员工反馈渠道以及领导层的透明化管理。
2. 优化福利与薪酬。
提升医疗保险、奖金、灵活工作安排及带薪休假,关注心理健康支持、健身房会员和健康计划。
3. 员工表彰与奖励。
设立“月度最佳员工”、年度颁奖和个性化表彰,奖励制度包括奖金、礼品卡和公开表彰。
4. 领导力培养与管理者培训。
投资领导力技能发展,开展辅导、培训和导师项目。
5. 职业发展机会。
提供培训课程、职业规划、技能提升研讨会和领导力发展路径,提供教育资源和认证机会。
6. 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。
灵活工作安排、混合或远程办公政策,减轻工作量,确保带薪假和减少加班。
7. 员工敬业度政策。
进行满意度调查、反馈行动、让员工参与决策,组织团队建设、社区聚会和感恩周活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