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世界杯决赛,法国队4-2击败了克罗地亚,时隔20年再度捧起大力神杯。比赛里,三次判罚引来了比较大的争议,三次判罚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法国队的进球。
第一个争议判罚是格列兹曼在禁区外的倒地,裁判给了法国队前场任意球机会,格列兹曼开出的任意球导致了曼朱基奇的乌龙球。
格列兹曼倒地这个球不少人都质疑:这个球格列兹曼实际是个假摔,为什么没有用到视频助理裁判VAR?
答案是,国际足联规定,VAR只有4种情况可以介入:只有当涉及:1,进球,2,红牌、3,红黄牌罚错对象和 4,点球这四种情况时,VAR才能介入。其他情况下,哪怕裁判员误判,VAR都不会介入。格列兹曼这个球的判罚不符合4中VAR介入条件之一,所以,裁判吹什么就是什么。
博格巴疑似越位第二个争议是,格列兹曼开出任意球的时候,博格巴似乎已经身处越位位置。而曼朱基奇顶入乌龙球时,与曼朱基奇争顶的,就是博格巴。这个球是有越位犯规争议的,这时候为什么没有VAR介入?
这个球由于直接导致了进球,符合VAR介入的条件。可以与下面这个球一起分析。
第三个判罚,外界争议非常大,甚至业内人士都分成了两派,就是克罗地亚队员佩里西奇在禁区内的手球,该不该判罚点球。
马图伊迪身后的佩里西奇用手触球这个球也是符合VAR的介入条件的。当值主裁判也正是利用了VAR,自己跑到场边亲眼回看了录像,决定判罚点球。这是世界杯决赛首次出现经VAR判定的点球。
由于所有最终的判罚是由裁判员的主观意识决定的,我们不对判罚本身做主观的对与错的分析,而是从规则角度,反过来去分析裁判做出判罚的原因和根据。
关于VAR的使用细则可以这样理解:
VAR视频助理裁判负责视频画面的分析判罚,提醒或被主裁判提醒使用VAR视频分析。也就是说,比赛中出现VAR的介入,可能有两种情况,1,主裁判主动寻求VAR介入,辅助判罚;2,VAR提醒主裁判,之前的判罚可能有问题。
以上两种VAR介入的情况,最终判罚的决定权都在主裁判。
主裁判对于VAR的提示,可以有三种选择:1,信任视频助理裁判,对场上判罚做出改判;2,自己跑到场边亲自去看回放后做决定;3,对自己所做判罚非常自信,无视VAR的提示,维持原判。
所以对于博格巴那个疑似越位球,裁判判罚进球有效,要么是VAR与主裁判一致,认为这个球不构成越位犯规,并没有提示主裁判此球有什么问题;要么是主裁判自信认为自己对越位规则的掌握正确。
佩里西奇用手触球再说佩里西奇的手球。主裁判在经过VAR提示后,选择亲自到场边看录像回放,后认定佩里西奇手球犯规,判罚点球。
回放也比较清晰的显示,佩里西奇的手确实明显触碰到了球。
现在矛盾就来到了佩里西奇的手触球,是否构成“手球犯规”。
我们同样不对此球该不该判犯规做主观分析,而是从规则的角度,看看裁判当时做出手球犯规判罚的根据是什么。
足球竞赛规则 关于手球根据足球竞赛规则,对于手球犯规的判罚,要考虑下面几点:
1,是手向球的移动(不应是球打手)
2,要考虑球员和球之间的距离(意外来球,是不是有足够的距离和时间反应)
3,是否手球犯规跟手的位置没关系。
4,手中的物品(衣物、护腿板等)触球也视为犯规。
5,用扔出的物品(鞋、护腿板等)击球,也视为犯规。
重点看前两条,裁判首先应该是认定了,1,佩里西奇手臂有明显向下移动触球的动作;2,认定佩里西奇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判断球的路线。
裁判应该就是根据以上原因,最终判罚了点球。